经济观察报记者 胡群 9月29日,陈明打开招商银行手机银行APP查看账户。2022年收益率-2.59%,蚂蚁财富App理财产品收益率-22.26%,腾讯理财收益率-4.61%。
“我不买股票,只买不同平台的一些理财产品,平时也不关注收益率的变化,但看到蚂蚁财富22%的亏损,我很惊讶。过去,公司每年按一定比例加薪。但近两年没有调整,年终奖金也减少了。” 作为在北京打工的“码农”,陈明没想到会损失这么多理财。上半年,他刚从理财账户中取出部分钱,提前还清了部分房贷。
leyu70vip今年以来,国内股市、债市波动较大,资金收益、银行理财、炒股等也受到较大影响。有的投资者损失了20%-30%的投资,但要回升最新的合理理财产品,就得涨40%以上。从历史数据来看,一年之内能达到如此高的回报率,实属罕见。
“对于投资者来说,越是处于经济低迷期,越应该参考‘四钱’法则。” 北京国贸股份制银行分行的一位财务经理说,第一笔钱就是花的钱。提前为家人预留3-6个月的生活费。二是保本。主要用于家庭成员购买商业保险。三是保本增值的钱。这笔钱对安全性和保本性要求很高,主要用于实现子女教育基金、父母养老金等财务目标。第四,赚钱赚钱。这笔钱侧重于收入,可以用股票和基金进行规划。
上述理财经理表示,“如果‘四钱’计划做得好,即使出现特殊的市场情况,就像股票、基金等高风险资产出现高浮动亏损的情况一样。”年,其他三项资产按照原计划执行,这样可以让你更耐心的持有股票和基金;如果不做全面的资产配置,在市场好的时候,你可以买入所有的基金或股票“你很火,急需钱的时候,市场不好。到时候,你只能忍痛割肉,所以理财序列中资产配置的优先级是非常必要的。”
leyu70vip普通投资者:风格相对保守
受房地产市场低迷、金融市场波动、收入增速放缓等影响,今年不同收入群体的投资理财产品也发生了变化。
“对于增量基金,与去年和前一年相比,普通投资者(可投资资产在50万以下)和大众富裕人群(可投资资产在50万到600万之间)更倾向于配置低风险资产。,例如存款和财富管理。高净值人群(可投资资产超过 600 万)倾向于投资高波动性的股权资产。” 财富管理立方高级投资经理马天义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对于股票资产,即此前配置的资产,今年普通投资者有明显的抛售股权资产、买入固定收益资产的趋势;大众富裕阶层有明显减少房地产投资的趋势。资产配置发生了重大变化。
央行2022年二季度城镇储户调查报告显示,58.3%的居民偏好“多存”,比上年末上升6.5个百分点,只有23.8%的居民偏好“消费”更多”,比上年末下降0.9个百分点。金融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家庭存款增加10.8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4万亿元。
“调查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居民拥有家庭储备金的比例将从去年的72%提高到73%。”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蚂蚁集团研究院、蚂蚁金服智库联合发布《中国居民投资理财》。行为研究报告显示,今年以来准备金率略有上升,说明居民对突发性风险导致的收入减少更加警惕。
上述报告还得出另一个结论:家庭理财的投资风格相对保守最新的合理理财产品,股权配置(股票+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整体呈下降趋势。分散。2022年,居民投资占比较高的三种资产是银行存款、公募基金和债券。其中最新的合理理财产品,银行存款占比63%,比上年略低于1个百分点;公募资金占比38%,比上年下降6个百分点,债券资产配置比例为21%。2020年15%,增长6个百分点,取代股票成为2022年居民配置最多的三大资产类别之一。
除了更多的家庭准备了3-6个月的储备金,普通投资者选择了较为保守的投资方式,“不亏本就好”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心态。上述报告显示,37%的受访者选择年化预期回报率低于5%的投资,今年占比37%,今年上升6个百分点,达到43%。其中,30%持“不亏就是好”的态度。%,比上年提高 3 个百分点。
中等收入家庭:资产结构不合理
“从财务的角度来说,中等收入人群的定义门槛会更高。如果他能在所居住的城市或地区保持收入和支出,并获得中等或中上等的生活水平, “他被称为中产阶级。他们可以投资资产。一般在50万到600万之间,一些机构称之为大众富裕阶层。” 马永安说。
在马永安看来,他们普遍负债率较高,主要是按揭贷款。例如,许多人选择在今年年初偿还抵押贷款。如果他们从理财账户中取出所有资金来偿还抵押贷款最新的合理理财产品,他们将没有资金管理。当然,很多人这样做的逻辑是,财务收益跟不上房贷利率。所以理财要求在收支平衡之上要有一个平衡,做到“有钱管”。按照这个定义,全国大约有30-4000万户家庭,或120-1.5亿人口。
中等收入群体也是财富管理机构的重点服务群体。招商银行2022年半年报显示,零售客户1.78亿户(含借记卡和信用卡客户),其中金葵及以上客户402.36万户(月均总资产为300万的零售客户) 50万元及以上)。上年末增长9.58%。招商银行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余额11.72万亿元,其中金葵花及以上客户管理总资产9.57万亿元。也就是说,在招商银行的客户中,大众富裕及以上的资产占全部零售客户总资产的81.66%。" 虽然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迅速扩大,但目前该群体资产结构不合理,房地产占比过高,金融资产以存款为主,不习惯放置财富在浮动收益市场。等等。”马永安说,目前中等收入家庭理财急需建立一个清晰的心理账户,比如子女教育账户、父母养老金账户、自己的退休养老金账户、日常开支账户、汽车购置保养、旅游等账户,目前一二线城市中等收入家庭的教育账户对于孩子来说已经比较成熟,而其他心理账户还有待完善。
随着市场的剧烈波动,这个群体也是一个“受伤严重”的群体。“从可投资资产回报率来看,中等收入群体比普通投资者和高净值人群受到的影响更大,因为中等收入群体主要投资渠道的回报与市场有很强的相关性利率,而利率的降低将直接影响其资本回报率。” 马天一表示,金融立方已经为1400多个中等收入家庭进行了家庭财富规划。计划的第一步是估计未来的支出,估计何时以及花费多少,从而确定如何分配当前手中的资产以及未来将要获得的资产。在这个过程中,研究发现,中等收入家庭的财务状况普遍不容乐观,18%的中产家庭在未来某个时间点可能会遇到财务危机,即收入加上他们持有的流动资产不会足以支付当前的开支。更重要的是,金融危机的估计年龄主要集中在30-60岁,平均年龄为48岁。对于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如果发生金融危机,重新开始的机会可能很少。金融危机的估计年龄主要集中在30-60岁,平均年龄为48岁。对于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如果发生金融危机,重新开始的机会可能很少。金融危机的估计年龄主要集中在30-60岁,平均年龄为48岁。对于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如果发生金融危机,重新开始的机会可能很少。
高净值人士:需求更加强劲和多样化
2022年上半年,中国高净值人群规模和可投资资产增速也开始下降。
受益于资本市场快速升值,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增长,境内外IPO加速,中国高净值人群规模及可投资资产规模呈上升趋势从 2008 年到 2020 年连续多年。
招商银行《202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高净值人群规模将达到262万人,2008-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2020年,高净值个人可投资资产84万亿元,年均增长17%,2008-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21%。
平安银行2022年半年报显示,该行私人银行客户(近三个月任意月日均资产超过600万元)管理零售客户资产余额15539.76亿元,同比增长10.5 % 比上年末;私人银行达标客户7.49万户,比上年末增长7.5%;每户平均资产2074.73万元。
招商银行2022年半年报显示,私人银行客户(月均总资产10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客户)130,029户,比上年末增长6.53% ; 管理私人银行客户总资产36478.7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48%;户均资产2805.43万元,比上年末增加25万元。
9月24日,中银国际控股董事长刘敏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2秋季峰会上表示,从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的静态数据来看,去年底市值小幅下滑. 资产结构中,民营银行理财中,股票占比继续提升,提升9个百分点。
这个数据表明,不存在前两组高净值人群高度配置低风险资产的现象。与前两类人群相比,高净值人群对财富管理的需求更为旺盛和多元化:在财富的保值增值之上,还有养老、医疗、养老等个性化需求。教育。更重要的是,高净值人士的财富管理一般由专业的财富管理机构提供定制化服务。“银行在私人财富管理领域具有绝对优势。” 《中国财富管理能力评价报告(2022H1)》
资产配置以适应市场波动
“大家都觉得今年理财的盈利效应在下降。” 上述股份制银行分行理财经理表示,“我们建议大家进行资产配置,但任何资产配置方案短期内未必见效。资产配置对投资的帮助不是短期的。”期限。但要提高长期回报,没有长期投资就谈资产配置是没有意义的。”
“美国经济衰退的概率现在已经达到了40%-50%,而欧洲国家正在经历能源短缺,并准备应对经济衰退。在中国,我们看到政府现在正专注于减少疫情。反弹对经济的影响将在2023年持续感受到。”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2秋季峰会上表示,全球经济正在进入低增长、高通胀、高利率的环境,将进一步放缓甚至未来进入衰退。
“全球经济正逐渐接近衰退的临界点。” 中国银行(601988)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银行全球经济金融展望报告(2022年第四季度)》显示最新的合理理财产品,全球股市有望呈现震荡走势,美欧股市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展望四季度,市场仍存在多重干扰因素。综合来看,预计A股将呈现震荡走势。不利因素包括:一是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仍将拖累实体经济复苏,经济复苏基础不稳将影响投资者信心和风险偏好,从而加大股市下行压力. 二是外部因素仍会扰乱A股运行。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和主要经济体加息,容易导致市场情绪过度反应,进而加剧A股波动。
leyu70vip贝莱德全球首席投资策略师李伟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 2022 年秋季峰会上表示:“过去 40 年全球经济的稳健增长已经结束。健康时期的投资波动较小,回报相当稳定。全球经济已走出过去 40 年的“大缓和”,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宏观经济和市场波动、更高的风险溢价和更频繁的投资组合调整。